一、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冠病毒?
(一)人群普遍易感。是否会被感染,主要取决于是否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。
(二)老年人、慢性基础疾病者,感染后可能病情进展更快,严重程度更高,预后较差。
二、怎样做好个人防护?
(一)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。
(二)增强体质和免疫力,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。
(三)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并且关注自身症状。
(四)正确洗手。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。推荐用肥皂和清水(流动水)充分洗手。
(五)接种新冠病毒疫苗
三、家庭饮食应注意什么?
(一)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制品,要从正规渠道购买新鲜禽肉,食用禽肉、蛋奶时要充分煮熟。
(二)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,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。
(三)在食品制备过程中对肉食进行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。
四、居家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?
(一)增强卫生健康意识,适量运动、保障睡眠、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。
(二)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,经常彻底洗手,不用脏手触摸眼睛、鼻或口。
(三)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。
(四)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(如发热、咳嗽或打喷嚏等)的人密切接触。
(五)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,如必须去时佩戴口罩。
(六)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。
(七)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,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、煮透。
(八)密切关注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。
五、在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新冠病毒感染?
(一)保持工作场所室内通风换气;在人流密集场所,佩戴口罩以减少接触病源风险。
(二)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口和鼻完全遮住;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桶内;咳嗽或打喷嚏后,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洗手。
(三)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,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,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时,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(四)避免聚会。
六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调节心理压力?
(一)学习并主动遵守有关政策规定,为抗疫出力。
(二)掌握防护常识,保护好自己和家人。
(三)规律生活,合理饮食,控制体重。
(四)有规律关注新闻发布会,不信小道消息。
(五)尽量关注与自身防护有关的信息。
(六)睡前不要过分关注疫情相关信息。
(七)不过度自我怀疑或捕风捉影,如发现身体不适,做好防护并到医院就诊。
七、关于新冠疫苗知识解答
(一)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种吗?
有必要。一方面可使个体得到保护。另一方面高接种率能够建立群体免疫,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。
(二)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不用再戴口罩吗?
在人群免疫屏障没有建立起来之前,即使部分人群接种了疫苗,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松。一方面,疫苗免疫成功率不是100%,在流行期间还会有较少部分已接种的人可能发病。另外一方面,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,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。因此,接种疫苗后还是应该继续佩戴口罩,特别是在公共场所、人员密集的场所等;其他防护措施如手卫生、通风、保持社交距离等,也需要继续保持。
(三)假如刚打了流感疫苗,还能再打新冠疫苗吗?
可以。但是,我们建议两种疫苗更好分开接种,已经接种了流感疫苗的人群,如果没有什么不良反应,一个月之后即可接种新冠疫苗。
(四)病毒变异会对疫苗保护性有影响吗?
病毒基因突变是永恒的,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及传播过程中不断出现变异,是生物进化的自然现象。新冠病毒也不例外,会不断出现大量的变异株,就目前新冠病毒变异情况看,降低疫苗的效力可能性不大,后期是否会有大的突变,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。
(五)接种疫苗后,多久才能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?
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,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两周后,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。
(六)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是否还需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?
目前,虽然有感染过新冠病毒者发生二次感染的报道,但该问题尚属于个案并未普遍出现,仍有待后续更多研究才能得出结论。对于接种前已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、无症状感染者,目前暂不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;对于没有明确感染新冠病毒或患过新冠肺炎,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可接种疫苗。